你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正文
港澳台侨活动
港澳台侨活动
  • 【北京侨讯】倾心法大诚育人 凝聚侨联德馨传——记陈志平教授
  • 教书育人勤耕耘 一腔热血依然红 

     

    印尼群岛柳林下,父母生养育我身;祖国山河沃土上,党的滋润铸我魂;

     

    清华政法长才智,广西土改定志向;历次运动炼意志,两次下放强筋骨;

     

    改革开放三十载,中国模式四海扬;党有号召我行动,教书育人勤耕耘;

     

    六十岁月同甘苦,国强民富乐悠悠;任重道远献余热,一腔热血依然红。

     

    ——陈志平

     

     

     

        1112日的北京,天气阴沉,雾色笼罩,初冬的寒冷悄然而至。也就是在这一天, 陈志平教授走完了他的85个春秋,安然辞世。

     

        陈志平,1930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亚,20岁时来到北京。后考入清华大学政治系,1953 年来到新成立的北京政法学院担任党史教研室的一名助教。文革期间,遭遇下放和劳动改造。1985年任北京政法学院政治系副主任、研究生院政治学导师组组长。同时,陈志平于1986年至2002年间担任中国政法大学侨联主席,2003年至2015年担任中国政法大学侨联副主席。

     

    峥嵘岁月 赤子侨心 爱党爱国

     

        新中国的建立,一大批海外华侨看到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抱着报效祖国、建设祖国的决心和信心,毅然回国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他们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像无数的溪流一头扎进大海的怀抱。而陈志平就是其中之一。

     

        1930年,陈志平出生在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华侨家庭里。其父陈奋澄早年侨居印尼,是茂勿市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和侨领,他心系祖国,每年七·七都要组织募捐金钱、药品、物资,支援抗战。日军侵占印尼后把陈奋澄囚禁在集中营三年多,出狱后他写了一本记录集中营苦难生活的《南冠百感录》,书名是时任副总统李宗仁题写的。在长期的传统家教和父亲的民族气节的熏陶下,陈志平在少年时代已铺垫了爱国和奋斗的情怀。1946年,陈志平考取了战后在印尼首都雅加达集中华侨教育界精英而创立的华侨公立巴城中学。 学校语文、史地教师多来自国内的进步人士,在他们的课堂上学生有机会及时了解到国内政局和学生运动的情况。年轻的陈志平深受爱国思潮的影响,产生了追求上进的动力,以及为国家的建设事业而奉献的决心。1949年,恰逢建国之初。陈志平不顾父亲反对,暗中准备回国的证件和衣物,买好了1950年初的回国船票。625日朝鲜战争爆发,很多家长怕引起世界大战,纷纷退了船票,他和八位同学是“过河卒子”只能向前,从此与家庭无任何关系。直到2002年,陈家四兄弟才第一次在台北四弟志诚家聚会,并为父亲扫墓,留下无线哀伤。

     

        回国后,陈志平的理想是要在新闻、外交领域有所作为,为此第一志愿是清华大学政治系。然而新中国建立初期,为巩固政权,应对国内外形势,正全力进行“五大运动”,陈志平一入学就到广西参加为期一年的土地改革运动。到南宁后,为了适应“三同”,在郊区农村小学睡地铺、吃农家饭、喝池塘水。没过几天就有人拉肚子,强烈要求基本卫生条件保证健康。总团长陶铸说,问题很现实,但如何解决,要大家共同想办法。同学们刚一接触农村实际生活几天就感到难以忍受,可农民千百年来就生活在这种条件下,要不要改变?如何改变?陶铸的话改变了陈志平的思想行为,也影响了他的一生。后来,陈志平也经历了1957年“反右”斗争和“文革”期间被下放到清河营劳动。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他曾在诗词中这样写道,“历次运动炼意志,教书育人勤耕耘”。他始终感到,个人命运、学校命运都是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历史的伤痛并没有阻挡陈志平团结奋进的民族精神,他坚持不懈地在自己所处的历史时期为祖国做贡献。

     

    倾心法大 诚心育人 潜心奉献

     

        1952年陈志平从清华大学提前毕业来到北京政法学院,成为党史教研室的一名助教。学院最初成立时,党史课程是请中央党校的艾思奇或国家领导人来授课,学生则主要是地方公检法的干部。陈志平作为助教,协助授课的老师们,在创校初期为学校的授课发挥了很大作用。1954527日,北京政法学院举行第一次科学讨论会,入选大会的论文共9篇,以法学论文居多,政治理论的较少。陈老提交的是《帝国主义在华侵略的两手政策》,以北伐战争时期的背景和材料,论据详实,逻辑清晰,成为仅有的几篇政治理论入选论文。陈志平向大家解读文章后与其他学者进行现场讨论,“讨论会的学术氛围很不错的,只可惜这样研讨会次数并不多。”陈老多年回忆时说道。

     

        北京政法学院刚成立的时候,条件是比较艰苦的,师生经营参加校内外的劳动,每周六下午,师生都要参加校园大扫除,夏天要到公社去参加麦收和秋种。当时陈志平负责带领学生在课余时间轮流劳动,参加挖建小滇池,一般每次劳动两到三小时。

     

        1978 年对于中国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改革开放从此拉开帷幕;1978年,对于1972年被撤销的北京政法学院,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拨乱反正走向正轨,复办之路欣欣向荣; 1978 年,对于陈志平也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在这一年,他重回学校党史教研室,走上三尺讲台,将满腔的热血奉献给教书育人的教育事业。复办之初,学校的办学条件仍然很有限。戏剧学院等单位占据了北京政法学院大部分的校舍,只有少部分收回,所以便有了有名的“马扎故事”。尽管条件艰苦,1978年第一年招进来的学生都有着很高的素质,刻苦学习的精神没有泯灭,老师们也有十足的热情和干劲,以德立身、以身立教。陈老的教学生涯一直持续到2000年,1996年退休后又被学校返聘,主要给研究生授课。

     

        陈志平毕生有很多著作,《中国革命史简明教程》、《中国革命与建设史》、《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著作选谈》、《中国行政管理学教程》等,是他潜心学术多年的心得。其中,《中国革命史》是高等院校各专业必修的一门马列主义理论课,研究和阐述中国近代以来革命发生、发展和胜利的历史规律的一门科学,自出版以来,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近些年,有关中国革命史的教学和理论研究有较大的变化,为了帮助广大师生的学习使用,特邀请陈志平教授对原书进行了系统的修订,并增加了第十一章、第十二章有关1992-2005年即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的重大历史内容,以满足教学的需要。如今,这本经典教材已经绝版,陈教授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是陈老对学术的功绩会镌刻在历史丰碑上永远留存。

     

        陈志平一直在自己的岗位上,倾心建设,诚心从业,齐心育人,为北京政法学院的办学治校潜心奉献。

     

    凝聚侨心 汇集侨智 光大侨联

     

        19861224日,在校党委关怀和指导下,正式成立北京政法学院侨联,市侨联领导、校党委副书记杨克、副院长江平、统战部韩水葵等亲临大会,选举陈志平为主席,主要负责国内归侨侨眷工作。“向他们宣传党的政策,凝聚侨心、集中侨智、发挥侨力、保持侨益”是陈老工作的一向宗旨。那时侨联的一般工作是传达中央文件,组织学习、讨论;反映侨众困难,组织春秋两季郊游、参观、听报告等。1986年受教委委托由政法学院政治系主办为期一个月的全国高校行政管理学师资培训班,由中山大学夏书章教授主讲,日常管理由陈志平主持。同年在北京市两个文明建设,陈志平被评为优秀党员。 1990年陈志平受学校派谴到美国南加洲大学讲学6周。1991年被授予中国侨联给回国30周年归侨颁发的荣誉证书。1992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有特殊贡献专家津贴证书。1993年陈志平受邀出席全国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并提交论文。1994年陈志平当选校代会常设主席团委员。

     

        进入21世纪,根据世情、国情、侨情的变化,学校老侨皆年老退休,新侨不断增加。校新领导上任后,20027月,经与统战部研究,决定换届改组,选举新一届委员会。统战部推荐新侨眷李曙光为主席,陈志平开始担任中国政法大学侨联副主席,但仍然承担侨联的主要工作。谈及在侨联的工作经历,陈老觉得最有成就感的事是,2008年奥运会期间,由法大归侨侨眷和归国留学人员自愿捐献的8000多元,租地建起“迎奥林”,为绿化北京做贡献。

     

        翻看陈志平的工作记录,他一直兢兢业业地在岗位上做贡献。每一年都记录详尽的工作汇报,包括工作的基本思路、主要事迹、问题和困难以及下一年的工作展望。直至去年,84岁高龄的陈老仍然积极参加各种会议,做好工作部署。他在中国政法大学归侨联合会工作30年来,一直致力于统一思想认识,凝聚侨界力量,他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精神,履行侨联职能,发挥独特优势,为首都发展贡献侨界力量,同时重视加强自身建设,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努力把侨联组织建成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之家。

     

        李曙光曾任中国政法大学侨联副主席,陈老退休后被推举为主席,两人搭档多年。得知陈志平教授逝世的消息,他悲不自禁,一直在感慨“陈先生这种认真的人太少了,他为法大侨联做了巨大的贡献,在北京市侨联也声名大噪。陈先生一直在活到老学到老,让人敬佩的是他年纪越大做的工作越多”。

     

        中国政法大学统战部的王建敏,在工作中和陈志平联系很多。回想起陈志平,她饱含热泪,“陈先生一个人做了侨联的大部分工作,退休后仍将全部精力投入在其中,赤子侨心连四海,用在陈先生身上一点也不为过。”

        陈志平一手经办《法大侨讯》内刊并在侨联系统和海外地区产生较大影响,获得广泛好评,现今还在如期发行。陈老的客厅里始终放着最新一版的侨联杂志,平日里他在家常做的就是戴上眼镜,认真阅读的同时进行校对。凝侨心聚侨力,陈老就是这样为学校默默贡献着自己的余热。

     

        我们无法亲眼目睹陈老兢兢的辛劳,无法再聆听他爱校爱生的话语,更无法逆转时光的河流。只有化哀思为力量,继承遗志,踏着他的足迹继续前行。诚愿陈老一路走好。

     

     

     

    原文参见:《北京侨讯》2015年第4期(总第143期)

     

    上一条: 侨联和留联会积极组织归侨侨眷、归国留学人员参加统战部主题教育学习实践活动 下一条:讣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