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3日至3月14日,举世瞩目的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四次会议和全国人大第十一届四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民盟中央委员、我校法学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主任曹义孙教授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这已是他第四次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经过深入调研和思考,在这次会议上,他郑重提交了《关于缩小宽带产业鸿沟、进行第五次电信改革的建议》、《关于制定〈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法〉的建议》《关于严格落实〈残疾人就业条例〉提高公务员系统残疾人比例的建议》、《关于消除艾滋病人就业歧视、修改〈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等法律规范的建议》等提案,还联名提出了关于抑制过度包装的提案。
参会期间,曹义孙教授还就两会期间大家关注的许多热点问题接受了多家媒体采访。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两次提及“促进和维护公平正义”,在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中委员们讨论中提及最多的词汇也是公平、公正。对于公平正义的理解,曹义孙教授在接受《检察日报》采访中说,“公平正义是一个社会主题,重视社会建设、社会管理、注重民生等议题里面就包含社会公平问题。我认为这个话题之所以受关注恰恰是因为有不公平的现象存在,其中就表现为一部分人利用权力寻租,腐化堕落,形成权贵阶层,垄断资源,这个时候就需要司法利剑出手。”而对于“司法考试的范围”,结合我国正进入重视社会公共管理时期的现实,以及社会对法治建设的要求,他建议:“可以考虑扩大司法考试的范围,从依法行政需要来看,那些从事社会管理工作的公职人员都应该加强法律学习,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去指导实际工作”。对于坚持“以人为本,立法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他在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版》采访中说:“法律的根本目标是表达人民意愿,维护人民利益。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前一个发展阶段我们以经济改革为主线,解决人民温饱问题。法律的发展也集中体现在经济领域。如今,国家强大了,人民整体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出现了经济结构失衡、收入不均等问题。要预防和反对腐败和垄断,调整分配结构,改善民生,化解社会风险……这一切,都离不开法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构筑和谐社会提供制度层面的保障”。